知识付费,拼的是持久力

发布时间:2017-05-23      新闻来源:

   

来自苹果的恐袭

4191700起,微信iOS版公众平台赞赏功能被关闭。根据苹果IAP机制,每一笔公号赞赏苹果须抽成30%。微信与苹果进行了长期沟通协调,但最终,微信断然遗憾地关闭了iOS版公众平台赞赏功能。

苹果此次出手恰在微信小程序推出之际,用脚趾头也能想到此举意在对腾讯即将推出的付费阅读进行阻击,同时意欲在如火如荼的行动支付领域分一杯羹。

在声讨声中,苹果重申,IAP机制并非针对微信,而是所有交易非实体物品的应用,即微博、知乎、在行、分答、喜马拉雅、小密圈等所有知识付费平台。强硬彪悍溢于言表。抛开巨头博弈,此番争斗,最无辜躺枪的,无疑是那些认真提供知识的内容生产者。自媒体创业者三表直言:苹果发起了对自媒体的恐怖袭击 

一览网总裁张海东亦坦言,苹果的霸道行为也给了他当头一棒,因为就在四月份,一览刚刚推出内容付费平台一览业问,就迎面遭遇苹果的霸王条款,不但内容生产者的利益受到巨大伤害,就连平台方也是敢怒不敢言。他说:我个人认为,苹果应该更开放一点,佣金尽可能与微信或支付宝持平,同时优化Apple Pay的使用体验,方可形成一个共生共荣的生态圈。

苹果的恐袭,说明内容付费的火爆,已经让高冷的苹果无法淡定了。

知识付费已成趋势

哭晕在厕所的内容生产者还在痛恨苹果的傲慢与贪婪,四月底,电商巨头亚马逊重磅推出数字订阅服务Subscribe with Amazon这无疑给刚刚遭遇恐怖袭击的内容付费打了一剂鸡血。背靠5400Prime付费会员,亚马逊一直对互联网广告市场野野心勃勃,现在,巨头的触角伸向了订阅服务市场,这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媒体面临的双面夹击——一方面,双寡头平台的压榨让媒体感到恐惧和厌恶;另一方面,报摊和书店的关闭又逼迫媒体寻找新的订阅增长点。

谷歌、苹果、亚马逊,互联网巨头们纷纷抢滩内容付费领域,恰恰昭示了潮流的方向。 

事实上,人们为知识付费的行为从未停止过,上学时购买教材、缴纳学费,走向社会参加培训、订阅专业书籍等等,都是为知识付费,只不过互联网让人们的付费形式发生了改变,付费变得更精准、更便捷、更有主动权。张海东说,内容付费平台使更多优质内容生产者找到了知识变现的途径,与其说鼓励消费,倒不如激励生产的效果更加显著。

 说到底,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在免费时代,内容早已泛滥成灾,用户付费的意图本想达到二次筛选的效果,但奈何付费内容爆炸式发展,同质性在所难免平台竞争随之而来。 

一门持续的生意

我们开始公认知识付费是一门持续的生意,从商业模式的角度而言,这种模式甚至好过电商和广告。但用户开始付费后我们该怎么办?如何通过持续运营这种关系,产生复购率?吴晓波思考的问题,相信每一位平台建设者都曾思考过,张海东当然也不例外。

一览业问就是汇聚各行业精英人士,为订阅者提供导师服务张海东分析道,导师制的好处显而易见,它更容易建立供需双方的信任,信任一旦形成,用户粘性便会随之增加。

经调查,在垂直细分领域内,那些经过归纳和梳理的个体或相关领域的经验知识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付费内容。它满足了受众个性化的知识需求,解决了用户职场进步短平快提升等痛点。 

在此基础上,业问更着重打造社群概念。内容与社群的融合,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能量。知识经济+社群经济是未来互联网的大势所趋。这一点,得到、知乎、在行、分答、喜马拉雅等,几乎所有的内容平台,无不各施其技,跑马圈地,在各自的领域插上特色鲜明的旗帜。业问这匹黑马,能否快马加鞭,开疆扩土,跻身内容付费第一梯队,将这门持续的生意最大做强,正考验着平台创始人张海东及其团队的智慧。 

责任编辑:李艳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qq空间 分享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人人网 豆瓣网 MSN 腾讯微博

扫描二维码分享

技术电话:0755-86153989  销售电话:0516-83257135 客服信箱:zoupeng@tmjob88.com